当前位置: 他山之石

北京市密云区:探索实施农村发展党员“育苗行动”提升农村发展党员质量

发布时间:2023-08-07 14:28 信息来源:北京组工网 阅读次数:
【字体大小:

针对近年来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,“后继乏人”问题,密云区创新实施农村发展党员“育苗行动”,进一步提高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质量,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。

建机制、明责任,健全农村发展党员新体系。建立乡镇党委委员包片、机关干部包村、党支部委员包党小组的工作制度,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镇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,进一步压实主要负责人抓农村发展党员职责。健全定期调度机制,每季度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书面调度和实地调研,开展专项督查,及时通报反馈存在问题。健全农村发展党员指标精细化调控机制,制定年轻党员发展指标,发展指标优先向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倾斜。健全发展党员预警制度,每年对近三年农村发展党员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和分析研判,对2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组织和相关镇党委下发《预警通知书》,加强滚动督查,确保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实现动态清零。

优举措、深挖掘,扩充农村发展党员“蓄水池”。组织镇村党组织全面开展调查摸底,重点掌握地域内18-45岁农村户籍人员基本情况,重点从致富能手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、返乡创业人员、大学毕业生、复原退伍军人、专业合作社骨干中发现“苗子”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,形成人才库。强化联系服务,建立“1+3+N”结对联系机制,以党小组为主体,包村干部、支部委员、老党员组团,对优秀人才开展日常联系、送学上门、排忧解难找组织等活动,及时了解思想状况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,在城区设立农村党员“城市支部”,以乡镇为单位定期开展“唠家常、看变化、说体会”“服务大集”“乡村振兴集市”等主题活动,引导外出务工、经商创业人员、在校大学生等群体感悟家乡变化,增进了解家乡、热爱家乡、服务家乡的责任感、荣誉感。

抓引领、精培养,搭建农村发展党员“大平台”。“选苗”是前提、“育苗”是关键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对纳入组织视野和人才库的,村党组织严格把关,深入了解考察其政治觉悟、思想意识、品德操守。乡镇党政主要领导、党员领导干部直接参与联系培养工作,为乡村人才讲授中共党史和思想政治课,共同列席主题党日活动,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,接受思想淬炼。加强培训锻炼,各镇党委每年开展一次优秀人才轮训,为优秀人才搭建平台载体,组织开展“我为村庄献一策”“我和我的家乡”等主题活动,通过设岗定责、承诺践诺,有意识交任务、压担子,在实践中经受历练、快速成长。

明标准、树导向,守好农村发展党员“入口关”。在发展党员关键环节实行村级“两上报”、镇级“两审核”、区级“两联审”机制。指导各村党组织对照政治上不合格清单,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、发展对象两个关键环节,分别向镇党委提交书面报告,重点报告人选的政治觉悟、道德品质、现实表现及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等情况。镇党委派出考察组,重点对村“两委”近亲属入党情况进行审核把关,书面向村党组织反馈。区委组织部在接收预备党员、预备党员转正前,联合纪检、统战、政法、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、司法、规自、信访等部门对人选进行联审,防止违规违纪发展党员情况发生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